国企改革重组概念股(成飞重组概念股)

2023-05-16 16:44:31
炒股养家心法 > 怎么卖股票 > 国企改革重组概念股(成飞重组概念股)

核心观点

剑指世界一流企业,打造现代化产业链是新一阶段国企改革的核心任务,也是实现“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重要方式之一。1月5日,国资委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中特别强调“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开拓新领域、新赛道,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发挥领头羊作用”。此外,今年以来短短2个月时间内,国资委重要会议四次提到“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新一轮国企改革阶段中,央企国企将带头承担大企业的现代化产业链“链长”的角色,“中国优势资产”有望实现估值重塑。

预计2023年国企改革将继续加速推进提振板块情绪。从基本面角度看,军工行业有计划属性,免疫宏观经济波动,且行业正处于“十四五”黄金发展期,具备长期配置价值。当前时点无论是从市场情绪还是时间维度,或是行业逻辑还是个股性价比,军工行业中长期逻辑都相对清晰,建议积极布局航空系混改标的及产业链优质公司。

北化股份

因此,谁为此次收购案的吸收主体仍未可知,但成飞集团通过本次重组加速资产证券化却毋庸置疑。

这两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公司跌停,是因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飞集团”)选择注入到市值仅有60亿元的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中航电测,300114)之中,而中航电测同样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公司,成飞集团则曾研制生产了歼5、歼7、枭龙、歼10 等系列飞机数千架。

据官网介绍,成飞集团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出口主要基地、民机零部件重要制造商,国家重点优势企业。在军机方面,研制生产了歼5、歼7、枭龙、歼10 等系列飞机数千架,歼-10飞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外军机用户达十多个国家。在民机方面,与成飞民机公司一道承担了大型客机C919、新支线客机ARJ21、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机头的研制生产;是国际一流的民机大部件供应商,累计生产交付民机转包产品一万多架份。

歼20是成飞研制的第五代战机。据航空工业成飞微信公众号消息,2023年1月11日是歼20首飞12周年纪念日。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成飞集团总资产为1511.8亿元,所有者权益为143.5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27.17亿元。2021年度,成飞集团营业收入为567.33亿元,净利润为9889.7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5.74万元。天风证券预测,成飞集团预计市值将达2000亿元。

中航电测是军民两用智能测控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的骨干企业,业务涵盖航空军品、传感控制、智能交通、工业软件四大板块,2021年实现收入19.4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07亿元,截至2023年1月11日收盘总市值63亿元。

2023年1月9日,中直股份(600038)发布重组预案,公司拟向中航科工和航空工业集团发行股份购买昌飞集团100%股权及哈飞集团100%股权,实现航空工业集团直升机业务A股整体上市。截至2022年7月31日,两家标的公司的总资产合计为247.31亿元。

航空工业集团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于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据航空工业集团官网显示,其下辖A股上市公司达21家(含一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港股上市公司3家。

晋西车轴

平安基金表示,央企国企改革是2023年市场重要的主线之一。央企国企作为国家经济的排头兵,有望承接更多的国家级项目,在稳增长政策下发挥重要的作用。探索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已经提上证监会的日程,未来有望降低央企国企股权融资成本,驱动央企国企“再加杠杆”,企业盈利与估值或将迎来戴维斯双击。

远的不说,就说近期的中航电测,才几个交易日,股价瞬间翻了五、六倍,谁看了能不行动么?

第一家是中国交建。

第二家是中直股份。

该公司是中国直升飞机制造厂商,今年首宗军工央企重组重磅诞生,打响2023年国企改革第一枪。

根据最新的公告,中直公司拟向控股股东中航科工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昌飞集团92.43%的股权、哈飞集团80.79%的股权,拟向实际控制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昌飞集团7.57%的股权、哈飞集团19.21%的股权。

第三家公司是长信科技。

作者:piikee | 分类:怎么卖股票 | 浏览:43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