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到资金流向,我们经常会听到【北向资金、南向资金】,【港股通、陆股通】、【沪股通、深股通】等名词,这对于很多新手来说,通常都是一脸懵,听名字好像有点明白,但放在一起还真有点傻傻分不清。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一一解惑。
先从互联互通机制说起。在没有互联互通机制时,内地的投资者想要购买港股,就必须去香港开设证券账户,香港居民想要购买A股亦然。A股和港股是分别独立的两个市场,并没有交集。有了互联互通机制后,三地的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可以直接建立技术连接,这样一来,港股和A股就建立了两所桥梁,它们分别是:沪港通、深港通。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表示,通过增加互联互通的标的可以进一步提高沪港通成交量以及方便两地投资者互通互投,也将吸引更多外资。
● 直接开立港股账户
两地共同交易日沪深港通将全部畅通
而就在两年前沪港通开通的时候,在开始交易的前45分钟,狂热的投资者就用掉了沪股通当日限额的三分之二。由此可见,和沪港通相比,深港通还是“冷清”不少的。
● 可细分为深股通、港股通;
“随着近几年两地互联互通不断深化,两地投资者对优化交易日历需求增强。”前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境外投资者也提出诉求,希望缩短沪深港通与A股、港股交易日之间的差距,降低非对称交易的风险。
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涵盖417只港股,恒生综合大型股100只、恒生综合中型股193只,还有比沪港通下的港股通新增的95只小盘股和不在上述指数成份股内的A+H股29只。那么大型股、中型股、小型股,哪种更具投资价值?
深港通“遇冷”
对于交易日历的优化,市场各方显示了较高的认可度。
从国际经验看,互联互通推动的共同市场建设要成功运行,需要许多条件。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是,相互连接的市场的投资者要对对方的市场规则、上市公司等都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对对方的上市公司不了解,投资者就不敢轻易地投资。交易所互联互通有许多中止的案例,比如新加坡和伦敦的交易所连通(新伦通)运行一段时间后就自动关闭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投资者对对方的上市公司缺乏了解。而上海、深圳和香港的连通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香港市场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都是内地企业,这些上市公司的利润也大部分来自于中国内地。统计数据显示,在香港上市的企业中,内地企业占总数的51%,内地企业的市值占比更是达到64%,日均交易量占比为71%。目前在恒生指数里,50只成份股里有24只是来自于内地。对于研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内地的投资者应当说是有一定的优势。
在现行交易日历下,沪深港通存在两种“一方市场开市、另一方市场投资者无法参与交易”的情况:一是两地市场中一方市场为交易日,另一方市场为节假日;二是两地市场均为交易日,但不满足两地市场的结算安排。
指数K线图显示,沪股通开通以来沪股通指数与上证综指几乎重合,恒生AH股的A股指数与上证50指数同样重合度极高(见图2)。整体而言,在上一轮牛市中,沪股通标的资产相对大盘而言总体并未获得超额收益,上涨幅度与大盘趋于一致,沪股通本身并未额外催生A股蓝筹股行情。
宏观方面,同2014年底沪股通开通时相比,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较低,人民币面临贬值风险,A股整体牛市不再,市场进入震荡整理阶段。沪股通的单日额度使用量也较一年前有显著回落。由于深港通秉承了沪港通的设计理念,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沿用沪股通既有的指导思想,深股通对外资的吸引力度将会十分有限。
本周,是深港通开通的第一周,从交易的情况来看,市场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热情。
就在今天,深股通的使用额度仅为4.23亿元,已用额度占比仅为3.23%,比起前几天的交易量更是低了不少。
12月5日,深港通开通当日,市场表现并没有太大热情。截至12月5日收市,流入资金累计27.11亿元,占深股通每日限额130亿元的20.85%。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是8.51亿元人民币,占港股通每日限额105亿元的8.1%。
之后的几个交易日,深股通每日使用的额度分别为19.39亿元、17.79亿元、17.08亿元,可谓波澜不惊,相对于深股通130亿元的限额可谓相去甚远。而同期港股通每日使用的额则分别为8.51亿元、5.2亿元、3.56亿元和4.12亿元。
不过到了12月9日的时候,深股通已用额度仅为4.23亿元,只用了3.25%。
但是,显然这一投资逻辑被证明是无效的。以深港两地价格差别最大的股票——浙江世宝为例,自深港通开通以后,A股的溢价率不降反升,开通前,浙江世宝A股的价格是港股价格的4倍左右,到12月9日,浙江世宝A股的价格为36.9元,而港股的价格为9.4元,A股价格为港股的价格的4.43倍。
对于交易日历的优化,市场各方显示了较高的认可度。
认为目前有三点,第一点深圳交易所中上市的有1800家公司,总市值大约在3.3万亿美元。而深港通的启动,相当于给海外投资者,开放了长期投资中国中小型公司的一个通道。
深圳交易所虽然比上海交易所规模要小,但不少的小盘股和成长股,确实深受投资者青睐的,比如说不少的创新科技,酒类和医疗保健类的企业,更加有活力。对于很多海外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更加吸引人的机会。第二点是深港通开始的这个时间点。此前,沪港通的开通,对于市场的重要性,主要在于“通”这个字上。
第三点是深港通开始的全球宏观大背景。短期来看市场对美联储在12月会议期间将宣布加息的预期,有着显著的升高,因此很多非美元汇率,包括人民币可能会面临持续的压力,因此深港通的开启,对内地投资者们来说,相当于是一个新的投资渠道,为汇率风险做一个对冲。以上三点,都说明,深港通可以说,在短期来看是一场“及时雨”,在长期来看,也为中国的金融市场改革以及国际化打下进一步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