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资金、超级复盘
以下是部分龙头企业简介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富荣基金研究部总监郎骋成表示,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将开启新的采购周期,拉动行业需求向上,军工行业将在2021年迎来多重产业的景气拐点。除了我国国防装备更新换代的内需因素推动,从外部环境来看,国际地缘政治格局趋紧,为维护我国领土安全,增强国防力量势在必行。综上,判断2021年航空航天科技行业有望进入结构化的高速增长阶段。
以下是部分龙头企业简介
“军工股行情的演绎已经由概念炒作驱动转向业绩增长驱动,股价表现不再是热钱驱动的暴涨暴跌,而是成长驱动的波浪式上涨。军工板块经过了较长时间、较大幅度的调整后,从估值和成长性的角度看,具备了重新启动的条件。”冬拓投资基金经理王春秀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智通财经APP获悉,11月3日,受三季度报显示军工板块业绩稳定增长消息影响,A股国防军工概念股异动拉升,截至发稿,亚星锚链(601890.SH)、贵绳股份(600992.SH)涨停,永兴材料(002756.SZ)、鸿远电子(603267.SH)、邦彦技术(688132.SH)、新劲刚(300629.SZ)、纵横股份(688070.SH)、振芯科技(300101.SZ)、天奥电子(002935.SZ)等股拉升跟涨。
按板块划换分以归母净利润来看,2022 前三季度船舶、材料、地面兵装板块业绩同比增长显著,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3.55%、26.37%、21.71%;航空装备、电子信息化板块业绩分别同比增长13.55%、13.02%,航天板块增长1.13%主要受到型号放量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未来航天板块增速有望迎来反弹。前三季度整体来看,营收及净利润增速有所下滑,一方面,军工板块经过十四五以来的高速增长基数较高,增速下滑属于正常现象,另一方面,部分企业订单处于空窗期或下游处于新老型号的交替期,增速暂时有所下滑,未来随着新型号的跟进和订单的恢复,整体增速有有望回归较高水平。另一方面,2022 前三季度板块整体受到疫情影响较大,下游刚性需求逐步堆积,在疫情影响逐步消除后有望快速释放,产业链各层级龙头企业业绩增速将得到有力支撑,军工板块有望持续高景气。
浙商证券分析,军工“内生+外延”双驱动,建议加配国防军工,看好导弹、信息化、航发、军机子行业。
港股方面,8月3日,恒生指数早盘低开后弱势震荡,截至午盘涨0.61%,报19809.55点,恒生科技涨2.25%,恒生国企指数涨0.8%。
盘面上,军工股强势上扬,中航科工涨近8%,中船防务涨6.94%,航天控股涨超2%。
具体来看,“特种电子元器件龙头”振华科技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80亿元-13.30亿元,同比增128.96%-158.06%。
“培育钻石+工业金刚石龙头”中兵红箭预计上半年利润6.65亿元-7.15亿元,同比增103.41%-118.71%。
“超材料龙头”光启技术上半年预计盈利1.6亿元-2亿元,同比增73.61%-117.01%。公司称,业绩较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系公司超材料尖端装备产品收入同比大幅增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导致。
“航空锻件龙头”中航重机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40亿元-5.80亿元,同比增长99.94%-114.75%。
成飞集成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0万元-2850万元,同比增长177.78%-223.13%,同比增速暂居第一。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24日,国防军工板块拉升。截止收盘,新雷能(300593.SZ)涨超13%,中航重机(600765.SZ)涨停,必创科技(300667.SZ)、盟升电子(688311.SH)、富吉瑞(688272.SH)、运达科技(300440.SZ)等涨超10%。方正证券指出,展望未来,军工部分细分领域高景气延续,规模效应叠加治理改善有望提供业绩弹性,建议聚焦航空航天和国防信息化等领域。
消息面上,据统计,截至10月21日,32家军工企业披露了2022年三季报或业绩预告,全部实现了净利润预增,增速中位数为50%左右,几乎全部企业2022年三季度单季度业绩上均实现同比增长,增速中位数为32.86%,较2021三季度同期的24.76%再次提速。
航天航空方面,中航重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7.18亿元,同比增长18.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6亿元,同比增长50.46%。据悉,公司持续聚焦主业,锻铸业务营收占比连续四年持续提升,由2017年的66.1%提升至2021年的74.9%,“十四五”期间装备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公司主营航空锻件作为飞机关键部件之一,业绩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中航沈飞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2.79亿元,同比增长20.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22.56%。国盛证券表示,中航沈飞作为我国战斗机龙头企业,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业绩实现稳健增长,机构认为,一方面,这是航空装备需求高景气的验证;另一方面,也是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所带来的治理结构改善在业绩端的体现。
国防信息化方面,盛路通信发布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3亿元-1.98亿元,同比增长1151.95%-1254.57%。其中,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00万元-7500万元,同比增长349.70%-462.12%。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2022年前三季度,通信设备和微波电子整体发展趋势向好,订单逐步交付,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2021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军工模拟芯片方面,据产业信息网预计我国2025年军用雷达市场规模约565亿元,对应2020-2025年CAGR达13.2%。中信证券预计我国2025年T/R组件市场规模达102亿元,对应2020-2025年CAGR达21.1%。在军队信息化建设、模拟芯片国产替代以及相控阵技术渗透率提升拉动下,射频产业链中相控阵相关标的已开启业绩兑现,是新技术赛道中少有的已经进入放量期的细分领域,快速成长可期。
新雷能(300593.SZ):目前公司大多数产品国产化率可以满足客户的严格要求,公司获得新商机及订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另外,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81亿元,投资特种电源扩产项目、高可靠性SiP功率微系统产品产业化项目、5G通信及服务器电源扩产项目等。
中航重机(600765.SZ):目前我国已经搭建起由ARJ21、C919及C929组成的国产民机谱系,随着国产支、干线客机的加速量产交付,公司作为锻件核心供应商之一,民用客机业务规模将随之扩大;公司从2015年开始加快推进国际转包业务,逐步具备与国际巨头在技术和市场上竞争的实力,国际转包市场份额有望稳步提升。
中航沈飞(600760.SH):公司是我国航空防务装备的整机供应商之一,拥有深厚的技术储备和优异的精益管理体系。上半年公司收购吉航打造研、造、修一体化航空产业链、参与中航电子定增计划等,航空主机龙头地位凸显,航空防务装备产业链不断完善。
盟升电子(688311.SH):公司是国内少数几家已自主掌握导航天线、微波变频、信号与信息处理等环节核心技术的厂商之一,使得公司卫星导航产品具备抗干扰、高精度、高动态等特征。同时,公司是国防科技工业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国防信息化建设的基石,其产业链涉及精确制导、模拟仿真、激光、雷达、通信、导航、信息安全等多个领域,除了作为独立装备提供给军方外,其装载平台可覆盖陆、海、空、天各种主战武器,形成复杂的武器集成系统。
盛路通信(002446.SZ):公司主营业务为通信设备和军工电子业务。2021年,公司通信设备和军工电子业务收入分别占比54.47%和45.53%,未来随着公司军品订单放量,军工业务的占比或呈现不断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