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王遥系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转自2月28日金融时报。
近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下简称“绿色金改试验区”)的加速推进再次来到聚光灯下。继2019年11月甘肃省兰州新区获批绿色金改试验区之后,2022年,重庆市绿色金改试验区正式启动,成为最新扩容的地区。未来,试验区有望进一步扩容,据悉,上海市正在积极申建,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绿色金融发展。
激活更大绿色金融市场潜能
站在新起点上,绿色金改试验区将迎来怎样的机遇?“转型金融等新兴议题将进一步丰富未来绿色金融改革的内容,在开展探索的同时也为地方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王遥表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可以预见,2023年,各绿色金改试验区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017年6月,衢州被国务院批准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且成为全国九个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中唯一一个以“金融支持传统产业绿色改造转型”为主线的城市。此后,衢州秉持“绿色+特色”的理念,夯实“政策激励、标准引领、科技赋能、创新驱动、理念养成”五大基石,在全国和浙江省内率先开展了40多项首创性工作,先后涌现出农业领域的“开启、集美”模式,以及工业领域的巨化、元立、仙鹤等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模式。
绿色金融示范效应也逐步显现。绿色金融创新从试验区起步、复制推广到全省各地市首创落地、多点开花,全省正加快形成以广州试验区为中心、以大湾区为核心圈、以粤东西北为外围圈,整体推进、各有侧重、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绿色金融发展新格局。
根据《中国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2)》评价结果,绿色金改试验区整体水平持续保持全国领先,绿色金融体系与机制较为健全,政策引导与市场效果的运作渠道通畅,绿色金融的资金杠杆与市场带动作用强劲,并探索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绿色金融发展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首批绿色金改试验区已经过了5年试验期,为我国绿色金融机制建设与绿色金融市场探索提供了丰富的基础经验。同时也要看到,试验区建设中仍有一些短板和弱项亟待补强。
在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方面,山东将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国家试点落地,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试点。稳慎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健全科学技术奖定向奖励机制。抓好省市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深入推进农商行改革,加快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威海申建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体系。
王遥建议,下一步,可聚焦转型金融领域深入探索。例如,针对各绿色金改试验区不同转型基础,因地制宜明确转型金融支持的方向与力度。同时,更加主动地推广运用转型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转型金融产品。
同时加强区域金融改革创新政策衔接,把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广东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统筹起来,统一部署、协同推进,更好地发挥金融改革创新的联动效应、整体效应。
看效益——
眼见环境一天天变差,政府决定实施生态搬迁。可手里没钱,搬得出如何稳得住?得知情况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调研后开发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新模式,为当地农户办理“美丽乡村住房贷款”。有了钱,农户改造、装修房屋,一些人还开办农家乐吸引周边避暑游客,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在一个由浙江省衢州市代管的县级市,为什么会建设出这样一座充满了“低碳”理念的样本牧场?记者了解到,在这座数字化低碳牧场背后,除了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理念支撑外,还有着绿色金融的助力。天蓬集团作为衢州首批农业碳中和账户名单企业,获得了“深绿”贴标,在建设牧场的过程中,成功通过衢州的农业碳账户金融应用获得2000万元低息贷款,这也是全国首笔农业碳中和项目贷款。
其中,碳排放e本账,是指衢州通过搭建公共数据平台,统一归集碳账户数据信息,全面系统记录主要经济主体的碳排放,形成一套数据准确、核算科学、评价客观的碳排放账户。
“未来,重庆将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传统制造业提质升级,绿色转型势在必行,绿色金融发展空间广阔。”黄英君告诉记者。
二是抓好政策激励,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试验区集聚。